• 咨詢熱線:150-818-11916

    青海這十年”水利鋼制閘門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


    發布時間:2022-09-28

    “青海這十年”水利鋼制閘門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,黨的十八大以來,是青海水利發展最快、群眾受益最多、投資強度最大、改革成效最好的十年。十年來,全省水利部門加快構建“水資源、水供給、水生態、水環境、水工程”五位一體水安全保障體系,形成了以水促發展、以水惠民生、以水保生態的水利發展新格局,為我省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利支撐保障。

    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全面提速

    十年來,全省累計投入水利建設資金640億元(為之前十年的2.9倍),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。引大濟湟調水總干渠、北干渠一期和黃河干流防洪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相繼建成,引大濟湟西干渠、北干渠二期和蓄集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建成,馬什格羊等10余座水庫建成蓄水,初步構建了集城鄉供水、防洪減災、農田灌溉、保護生態等功能為一體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體系,基本形成了“蓄引結合、多源互補、循環通暢、豐枯調劑”的水資源優化配置格局。

    深度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,印發實施《中華水塔水生態保護規劃》等10余項重點規劃、專項規劃,構建了層級配套、銜接有序、系統完備的水利發展規劃體系。積極謀劃推進一批重大水利項目前期工作,引黃濟寧工程可研報告通過中咨公司評估,共和盆地及其外圍水資源配置、黃河干流防洪二期、柴達木盆地水資源配置等重大項目前期加快推進,夯實了支撐水利高質量發展根基。

    群眾水利獲得感明顯增強

    十年來,累計解決102.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、鞏固提升260.6萬人飲水安全水平、實現30.1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“清零”目標,全省行政村基本實現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,農牧區自來水普及率、供水保證率分別達到80%和94%,干凈水、放心水、致富水潤澤了百姓心田。同時,以沿黃四大水庫灌溉工程為代表的農田水利工程網絡建成投運,累計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12.13萬畝,改善灌溉面積286.87萬畝,基本形成了蓄、引、提、調結合,大、中、小、微并舉的農田灌溉體系,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了水利力量。

    水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

    堅持“四水四定”原則,依法依規開展取水許可審批,嚴格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,建立了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、指標體系和考核體系,水資源開發利用、用水效率、水功能區限制納污“三條紅線”指標連續9年完成國家控制年度目標。大力實施國家節水行動,扎實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,全社會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.39萬平方公里。創建西寧市、海北州2個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,打造了西寧市“河湖清”高原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。海北州金銀湖水環境修復、青海湖湟魚洄游通道建設等10項水系連通工程建成發揮效益。

    河湖面貌實現根本性改變

    十年來,省到村五級河湖長組織體系、制度體系、責任體系全面建立,6723名各級河湖長上崗履職,15980名河湖管護員巡河護河,54個河湖長制辦公室有序設立,管理范圍覆蓋全省3518條河流、242個湖泊、203座水庫,構建了黨政主導、水利牽頭、部門協同、社會共治的河湖管護長效機制。累計排查整治河湖“四亂”問題1680項,全省河湖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。

    20211031091735_77578

    cache
    Processed in 0.007494 Second.
    pacopacomama